【功夫傳奇4:拍攝回憶——日本篇】(3)
2019年的今天(8月18日),《功夫傳奇4》【古武•道】拍攝之旅第三日。
這天我們清早就前往一座神社內的集會所,拍攝Kate和我開始接受高無寶良老師的訓練。
至今認識過的傳統武學師範也算不少,相對年輕的高無老師是我相當佩服的一位,他的劍法無論落位、路線、身步配合都非常精準,而且自然而全不費力。除了這次我們主力學習的肥後疋田派新陰流劍術之外,高無老師亦精通其他多個流派,包括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雙刀。他所學亦不限於日本武藝,中國武術同樣有修習,而後來傾談間更知道,原來他也略學過其中一派菲律賓短刀術呢。
高無老師在我眼中簡直就像個現代武士,他曾經做橫跨亞歐大陸的長途背包旅行,旅費靠途中不時教授武術來幫補,也因這個經歷,他的英語說得非常好,我們接受他的指導完全沒有障礙。他平時的深色寬鬆衣著也像練功服,腳上穿的不是運動鞋,而是日本傳統足袋(分趾的襪式鞋,當然他穿的是有橡膠鞋底的室外版本),有時我留意他的進退步法,足掌與足趾有種特殊踩法,他穿足袋絕對不是為了cosplay,而是有實際用途,真可說是一位「全身武術家」。
這樣好像令人覺得他是個很拘謹的武者,但剛好相反,他其實非常健談好玩,甚至很有童心。另外高無老師也長得蠻帥的,我們拍攝人員一致覺得他有點像梁朝偉(笑)。
其實Kate和我在出發來日本拍攝之前,已經在香港跟顧問威廉老師學了一點點古流劍術的基本功「打底」,不過這天首次直接受高無老師指導,從他的動作又看出一些美妙之處。古流劍術非常著種丹田核心及腳步的發力運用(要知道真刀比竹刀和木刀都沉重),而高無老師教授我們這方面的旋轉移動練習,我感覺對加強身體協調操作的裨益很大,所以直到現在仍有不時鍛錬。
在真刀的戰鬥裡,關鍵往往不是力量,而是動作和路線軌跡的減省,削除發招的預兆,以更直接短促的出刀路線令敵人來不及反應,乃是致勝因素。所以古流劍術的揮刀動作,許多時後並不如一些表演性套路或是影視動漫遊角色那麼漂亮,沒有充滿「氣魄」的拉弓蓄力,乍看甚至好像很隨意地揮出去,但識者就會看出其中「功能美」,而要掌握它們,遠比那些大幅的揮刀招式困難。
在神社練武真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,我不敢說甚麽「氣場」、「靈氣」之類,但確實很容易靜心專注地學習吸收,過程有一種愉悅滿足。
在神社鍛錬完,高無老師帶我們去附近一家手打蕎麥麵店吃午飯,當然也是美味非常。之後我們驅車往多摩川旁一個郊野公園繼續拍攝,高無老師開始指導我們新陰流的二人對招套路「三學」——也就是我們將會在「劍祖祭」裡表演的對拆。此外亦在河畔拍攝高無老師的個人專訪部分,還有Kate和我練劍的一些空鏡頭。當我在及腰的長草間揮刀時,真有點聯想起《姿三四郎》的畫面呢。
因為這日天色甚佳,我們不想浪費,一直拍到黃昏才收工,回到酒店梳洗後已晚,就隨便找了附近一間家庭餐廳吃飯。當然,練習和拍攝了一整天之後,只吃一頓不夠,宵夜是必要的,晚上就再去便利店追加了十分喜歡的醬油燒飯糰和朱古力忌廉泡芙,再小酌一點梅酒,就完成了這天。
#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 #功夫傳奇 #KungfuQuest #古武道 #肥後新陰流